1.概述
全球頭個“碳關稅”——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已于2023年10月啟動試運行。這意味著,首批被納入該機制的六個行業的相關產品,在出口至歐盟國家時必須提供碳排放數據。這一要求無疑將迫使國內制造業企業加速進行產品碳足跡的核查工作。以鋼鐵行業為例,短期內,歐盟的這一機制可能會導致我國鋼鐵企業的出口成本增加大約4%至6%。展望未來,隨著碳排放配額分配的進一步收緊和碳價的上漲,鋼鐵行業的出口成本預計將面臨進一步的增加。
在我們國家,許多企業普遍缺乏碳管理的專業知識。他們面臨著碳排放數據收集和分析的難題,數據來源分散,難以迅速獲取**且**的碳排放信息,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成本的增加,使得企業對此感到畏懼。那么,如何降低企業碳足跡核算的成本和難度,同時提高核算效率呢?數字化工具有可能成為解決這一困境的關鍵。
2 安科瑞碳電表
碳排放計量表是一種**的測量設備,協助我們更**地理解和計算企業在電力消費過程中產生的碳排放量。其運作機制基于實際電能消耗的測量數據,動態地計算并根據使用條件、地理位置等變量更新電碳系數,即每度電所對應的碳排放量。這一系數是實時更新的,能夠準確地反映企業電力消費中的碳排放狀況。碳排放計量表的引入對企業具有重大意義,因為它提供了追蹤產品生產過程中碳排放的詳細數據。企業能夠利用這些數據優化電力使用計劃,并制定更為環保、低碳的生產策略。安科瑞AEM96三相多功能碳電表,集成三相電力參數測量、遙信、遙控、分時電能計量及碳排放統計,通過集成碳結算功能,該系統能夠根據不同使用工況的電碳折算因子進行計算,包含12組碳排放值及其對應的碳排放因子。它實現了實時計算,能夠準確提供企業生產用電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使得碳排放的記錄變得像電能計量一樣便捷。與安科瑞碳資產管理平臺的配合使用,顯著簡化了企業的碳排放統計流程。
圖1 AEM96三相多功能碳電表
3應用場景
企業:用于監測企業的碳排放情況,幫助企業制定減排目標和策略。
建筑:評估建筑物的能耗和碳排放,為提高能效和減少排放提供依據。
交通:計算汽車、飛機、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為低碳出行提供指導。
農業:評估農業生產活動中的碳排放,幫助農民采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措施。
供應鏈:監測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碳排放,識別減排機會。
4碳資產管理平臺
碳核算是碳資產管理的核心所在。鑒于不同地區和行業的差異性,碳核算必須充分考慮環境差異和工藝特點,為產業園區、高能耗企業、制造工廠、公共機構等不同領域建立專屬的核算模型。此外,平臺能夠幫助企業暢通碳交易市場的信息渠道,利用碳核算結果,結合市場信息,為碳交易決策提供優化支持,進而幫助用戶優化碳收益。
Acrel-7000企業能耗管控平臺依據上述原則,為企業用戶提供碳資產管理服務。該平臺與AEM96多功能碳電表或其他多功能電表協同工作,助力企業完善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追蹤,提供碳排放總量和碳排放強度的計算,優化碳配額考核機制,推動節能降耗,以積極應對雙碳目標。
圖2 碳資產管理駕駛艙
碳排放核算清單:詳細核算各環節的碳排放量,編制相應的核算清單。
圖3碳核算清單
碳排放分析:對碳排放數據進行統計,并分析碳排放的結構。
圖4 碳排放分析
碳足跡管理:監控能源在輸入、分配、消耗、生產等各個階段的碳排放狀況。
圖5 碳足跡管理
碳排放配額核算與評估:計算碳排放配額的抵消情況以及下一年度的碳排放配額需求,評估各個考核實體的碳排放目標完成率。
圖6 碳配額核算
5 碳資產管理的意義
數字化能源管理平臺構成了碳資產管理的堅實后盾,它將傳統的能源監測升級為碳監測,從而推動碳資產管理的數字化進程。該平臺適用于多種行業和地區的碳排放核算,確保了碳資產管理的標準化。通過**跟蹤碳排放的各個環節,平臺實現了碳資產管理的精細化。此外,它還能輔助優化交易決策,助力獲取碳收益,從而實現了碳資產管理的專業化。
企業積極地進行產品碳足跡的核算,并主動公開碳足跡數據,不僅能夠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還能激勵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關注環保問題。此外,這也有利于推動整個社會更快地達到“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宏偉目標。